您的位置:首頁 > 產品展示 > 昌邑著作權登記注冊
昌邑著作權登記注冊
只有構成著作權侵權的法定要件才會有著作權侵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凡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公民合法的著作權。那么,著作權侵權的法定要件是什么?現在就跟著臨沂著作權登記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一、著作權侵權的法定要件:
1、有侵權的事實即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按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條件,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廣播電視節目。
2、行為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是一種絕對權,任何人都負責有不能侵犯該項權利的不作為義務。
3、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絕大多數是故意的;也有少數既可以由故意構成,也可以由過失構成。區分過錯的形式,在確定侵權人的法律責任時有一定的意義。一般說來,故意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重于過失侵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二、侵犯著作權罪民事賠償標準根據我國《著作權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對權利人進行賠償。賠償數額包括權利人所遭受的實際損失和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后者包括權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對侵權行為進行調查、取證的合理費用。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和具體案情,還可以將符合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律師費用計算在賠償范圍內。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作品類型、合理使用費、侵權行為性質、后果等情節綜合確定。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應當準許。其賠償應按下列標準計算:
1、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計算賠償數額;
2、權利人的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3、著作權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4、賠償的數額應當包含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三、著作權的分類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版權最初的含義是copyright(版權),也就是復制權。此乃因過去印刷術的不普及,當時社會認為附隨于著作物最重要之權利莫過于將之印刷出版之權,故有此稱呼。不過隨著時代演進及科技的進步,著作的種類逐漸增加。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英國《安娜法令》開始保護作者的權利,而不僅僅是出版者的權利。1791年,法國頒布了《表演權法》,開始重視保護作者的表演權利。1793年又頒布了《作者權法》,作者的精神權利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侵權判斷標準
計算機軟件作為作品形式之一,根據國家頒布的軟件著作權法規所獲得的保護。計算機的工作離不開軟件的控制指揮。軟件具有開發工作量大、開發投資高,而復制容易、復制費用極低的特點。為了保護軟件開發者的合理權益,鼓勵軟件的開發與流通,廣泛持久地推動計算機的應用,需要對軟件實施法律保護,禁止未經軟件著作權人的許可而擅自復制、銷售其軟件的行為。許多國家都制訂有保護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法規。中國1990年頒布的《著作權法》規定,計算機軟件是受法律保護的作品形式之一。2002年,中國頒布了《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對軟件實施著作權法律保護作了具體規定。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保護的原則
(一)創意/表達分離原則是指著作權只保護創意的表達,而不保護創意本身?!盾浖Wo條例》的規定:"本條例對軟件著作權的保護不延及開發軟件所用的思想、處理過程、操作方法或者數學概念等"?!禩RIPs》第9條第2款和《WIPO著作權條例》第2條指出:"著作權保護應只延及表達,而不延及創意、過程、操作方法或數學概念本身。"
(二)創意/表達合并原則是指在表達某種創意時,如果因為可供選擇的種類有限而引起兩個作品之間的相似,則不認為其中一個作品對另一個作品構成復制,也就不構成侵權。如《軟件保護條例》第29條的規定,"軟件開發者開發的軟件,由于可供選用的表達方式有限而與已經存在的軟件相似的,不構成對已經存在的軟件的著作權的侵犯",就是該原則在法律規范上的體現。
(三)SSO原則本原則產生于WhelanvsJaslow案,即對計算機程序的版權保護可以從其文章編碼擴展到它的結構、順序和組織。即計算機程序的功能是思想,其他的成份都是表達。整個程序只有一個思想,子程序內不再有思想成分。凡存在選擇余地的設計,都是受版權保護的。
我國司法界對軟件侵權鑒定的認定標準:
我國司法界在認定計算機軟件是否侵權所采用的標準是按照創意/表達分離原則來進行計算機軟件的保護。計算機軟件的法律保護問題,是自本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計算機軟件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的。對于計算機軟件進行保護的法律保護形式很多,如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合同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等。根據軟件的自身的特點,軟件應用于不同的目的、表達的不同的形式,可以采用不同的法律保護形式。而不同的法律保護形式,又各有其特點。
1、《著作權法》保護。這種保護方式主要是根據著作權保護的基本原則,即創意/表達分離原則,來保護創意的表達。美國版權作品新技術應用全國委員會(contu)的最終報告認為:就現有法律而論,著作權法是保護軟件最為適宜的法律。在我國,著作權保護也是對軟件進行法律保護的主要途徑。但是,著作權法僅保護該軟件本身的表現形式,而不能擴大到開發軟件所用的思想、概念、方法、原理、算法、處理過程和運行方法等。
2、《專利法》保護。這種保護彌補了著作權法保護的一些不足,可以有效地保護計算機程序所體現的設計者的"創意"。但軟件本身不能單獨申請專利,而只能是從屬于某一個發明的組成部分。
一、申請流程
依據《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的規定,申請審批流程分為受理、審查、登記三個階段。
軟件著作權申請流程:填寫申請表--→提交申請文件---→登記機構受理申請--→審查--→取得登記證書
1.受理
申請文件符合受理要求的,登記機構在規定的期限內予以受理,并向申請人或代理人發出受理通知書;不符合受理要求的,發放補正通知書。
2.審查
經審查符合《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規定的,予以登記;不符合規定的,發放補正通知書。
3.登記
經審查符合《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和《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規定的,予以登記;不符合規定的,發放補正通知書。
根據《計算機軟件登記辦法》規定,申請文件存在缺陷的,申請人或代理人應根據補正通知書要求,在30個工作日內提交補正材料,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撤回申請;符合《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第二十一條有關規定的,登記機構將不予登記并書面通知申請人或代理人。
二、申請材料
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文件應當包括: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表、軟件的鑒別材料、申請人身份證明、聯系人身份證明和相關的證明文件各一式一份。如在登記大廳現場辦理的,還需出示辦理人身份證明原件,否則將不予辦理。
1、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應提交在線填寫的申請表打印件,請勿復制、下載和擅自更改表格格式,簽章應為原件。
2、軟件(程序、文檔)的鑒別材料
(1)一般交存:源程序和文檔應提交前、后各連續30頁,不足60頁的,應當全部提交;
(2)例外交存:請按照《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方式之一提交軟件的鑒別材料。
《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辦法》第十二條:申請軟件著作權登記的,可以選擇以下方式之一對鑒別材料作例外交存:
(一)源程序的前、后各連續的30頁,其中的機密部分用黑色寬斜線覆蓋,但覆蓋部分不得超過交存源程序的50%;
(二)源程序連續的前1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50頁;
(三)目標程序的前、后各連續的3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20頁。文檔作例外交存的,參照前款規定處理。
注:申請人若在源程序和文檔頁眉上標注了所申請軟件的名稱和版本號,應當與申請表中相應內容完全一致,右上角應標注頁碼,源程序每頁不少于50行,最后一頁應是程序的結束頁,文檔每頁不少于30行,有圖除外。
3、有關證明文件
證明文件包括:申請人、代理人及聯系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權利歸屬證明文件等。
4、其他證明文件
三、下證周期
軟件著作權登記申請,受理之日起30-60個工作日。如果企業急需,也可以辦理加急,最快至5個工作日。
什么是網絡侵權著作權行為侵犯網絡著作權一般有以下行為:
1.未經許可通過傳統媒體傳播網絡作品。這種侵權行為是最常見的,也是侵權行為嚴重和普遍的領域。一般來說,是指侵權人未經網絡作品的著作權許可,通過傳統媒體傳播網絡作品的全部或大部分內容,如在網絡上下載學術論文和博客文章,稍加潤色或混合后在期刊、報紙等媒體上發表。
2.未經許可,通過網絡媒體在傳統媒體上傳播已發表的作品。也就是說,網絡傳播者未經作品著作權人的同意和許可,通過網絡媒體傳播在傳統媒體上發表的作品。
3.未經許可,通過網絡媒體復制和傳播他人的網絡作品。由于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薄或其他原因,權利人的網絡作品經常被他人未經許可而復制。即使他們聲稱他們不能被復制,在維護網絡著作權的權利方面也有許多困難,并且網絡侵權的擴散,網絡作品的權利持有人的權利和利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4.網絡鏈接是一種網絡技術,它可以利用超文本標記語言HTML編輯包含標記指令的文本文件,并在兩個不同的文檔或同一文檔的不同部分之間建立鏈接,使訪問者可以通過鏈接訪問和瀏覽鏈接的文件或網頁。
違反著作權的類型是什么?未經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員許可,以任何方式復制、出版、分發、改編、翻譯、廣播、表演、展示和制作電影,均構成對著作權的直接侵犯。
1的侵權類型有哪些?直接侵權未經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員許可,以任何方式復制、出版、分發、改編、翻譯、廣播、表演、展示或制作電影的任何行為均構成對著作權的直接侵權。這種侵權行為是攻擊的主要目標。
2.間接侵權是指侵權人的侵權是他人侵權的繼續,構成間接侵權;或者某人必須對他人的行為負責,并且他沒有直接參與任何侵權行為。
3.違約侵權主要發生在著作權轉讓和著作權許可活動中。如果著作權受讓方或被許可方違反合同,并在轉讓協議或許可協議之外擅自使用著作權的。這種行為既構成違約,又構成侵權。這在計算機軟件轉讓和許可證使用中更常見。
4.有些侵權者未經2人以上的許可,不復制、改編、翻譯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他人的作品,而是部分使用他人的作品。有些侵權行為發生得最廣泛。在現實生活中,書商基本上是用這種方法來編輯大型的參考書,這些參考書是從各種書籍中提煉出來并編輯成參考書的。由于有些侵權行為處于侵權和合理使用的模糊界限,容易被惡意利用,因此在訴訟實踐中很難判斷它們是否是侵權行為。
- 臨沭軟件著作權申請進度如何查詢?[ 2023-01-05 ]
- 臨沭美術作品版權登記代理哪家好?[ 2023-01-05 ]
- 沂水文字著作權費用是多少?[ 2023-01-05 ]
- 河東區影視作品著作權登記代理機構如何選?[ 2023-01-04 ]
- 羅莊區音樂版權費用是多少?[ 2023-01-04 ]
- 費縣影視作品版權形式有哪些?[ 2023-01-04 ]